
不只是情歌?橫跨港台創作人的音樂指引-專訪AP潘宇謙 談二專《微光》
《微光》這張專輯將過去的實驗、當下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展望融為一體,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元的音樂世界。
《微光》這張專輯將過去的實驗、當下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展望融為一體,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元的音樂世界。
出道十七年,卻用了一半以上時間等待《王》的誕生,然而這次卻主動禪位給了「愛」,攤開原先的內心壁壘,並在分眾市場上試圖找出最大公約數的音樂作品放在專輯中。
「暖心創作男聲」林鴻宇發行個人首張專輯《相同的缺憾》,用溫暖誠懇的嗓音為華語歌壇注入一股暖流...
台語創作歌手鍾綺於2022年12月底發行首張個人創作專輯《空喙是...》,獲得《Global Music Awards》女歌手銀獎的殊榮。目前正籌備第二張個人創作專輯,風格預計將與首張專輯相當不同,但她對台語的熱愛不會減少,希望讓世界看見台灣本土語言的美麗。
現代客家民謠樂團好日HoNi,由主唱憶慈和吉他手美帆組成,日前發行樂團首張客語同名專輯《好日HoNi》。融合鄉村、民謠、世界音樂、客家山歌等多元曲風,並邀請到客家音樂圈前輩謝宇威和吉那罐子楊淑喻獻聲加持。實體專輯的裝禎則由主唱憶慈親自設計,與「內料外造」品牌合作,再製回收電路板廢料,使每一張專輯的外殼紋路皆不同。
當代文化注入歌曲外,貼近生活的作品也能鼓勵孩子利用音樂認識母語,培養老師與家庭的母語教育,這樣的舉動宛若開啟了一場「新台語兒歌運動」。
專輯以日記為主,這裡的日記代表著所有聲音、文字、影像的紀錄,這樣的事情是每天都有進程且細碎的,而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接住自己腦海中許多一閃而過的畫面及記憶,做為首張個人專輯來介紹自身目所能及的事物,是再貼切不過了。
以往我們總能在戴佩妮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對號入座地自憐著自己的情感,以為「把祝福留在街角」的成全是愛情的美好。直至現在,我們終於能自私一點,愛得再自由一些。《被動的觀眾》觸動到太多深層情感,精神上早已覆蓋掉許多理性的判讀,所幸它仍是一張脈絡分明的專輯。而Penny的作品每次出現,都為華語音樂灌注一次深刻的情感漩渦,是這時代不可多得的寶物。
這是一件站在巨人肩上也成為巨人的高級藝術品,但它的高貴並非束之高閣,反而親切地讓人訝異,好似隔壁鄰居的突發奇想正好被青峰記錄了下來,因為創作出於生活,用心生活才有創作媒材,成為彼此理解的最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