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站祝福,把悲傷忘在前一座月台-專訪柔米 談二專《鎮妹Zhin’ Moi》
「試圖用音樂記錄阿婆(奶奶)及家族的故事。」是創作歌手柔米第二張全創作專輯的主題,也是首次嘗試用自己的母語-客語寫歌的作品。《鎮妹》取自柔米阿婆的名字,它打破了傳統客語與現代音樂的藩籬,選擇最接近「台灣人」的語境,側身記錄一段文化消失與記憶消逝的過程。
「試圖用音樂記錄阿婆(奶奶)及家族的故事。」是創作歌手柔米第二張全創作專輯的主題,也是首次嘗試用自己的母語-客語寫歌的作品。《鎮妹》取自柔米阿婆的名字,它打破了傳統客語與現代音樂的藩籬,選擇最接近「台灣人」的語境,側身記錄一段文化消失與記憶消逝的過程。
動感電音配上嬉鬧笑聲的演出,想來都是過度衝突的兩件事。但在今年(2024)大港開唱其中一場演出中,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今年(2024) 第15屆大港開唱陣容繁多、驚喜名單也不少,時隔一個月再回憶起來,雖因距離而有些記憶朦朧,但這樣的美感,一如法蘭黛樂團在表演過程給人的感覺,遠觀而不可褻玩。那天演出也正好夜色剛入,紅紫燈光交映之間,他們再次出現無疑讓粉絲們欣喜不已。
跨界音樂組合守夜人團長秦旭章在專訪時這麼說。他們的音樂流淌在影視劇、遊戲,甚至在許多藝文空間當中,似水一般溫和、可塑,雖崇尚躺平即是一切,卻能「柔弱勝剛強」,帶來現代人們渴需的淨化力量。
青虫aoi發行的第二張台語專輯《海海人生》,像是順應厭世代趨勢所交出的作品。仔細聽才發現,他們其實提供現代人用心處世的方針,在海海人生中,找到自適生活的樣子。
2002年,第13屆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由王宏恩自數位台、客語歌手中脫穎,成為第一位獲獎的原住民男歌手。隔年,金曲獎將「方言」改為「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三獎分別頒發,從此三種語言各顯特色,角逐各自殊榮。回頭來看,那一次得獎對原住民音樂標註了精采的頓點及開始。
時代巨輪斬斷了澀谷系音樂繼續前行的條件,卻留存在每位聽者心中,回應給願意享受舞台,感受台下熱情的創作者們,成為永不枯竭的音樂靈感。相信在浪人祭的演出中,Sunny Day Service也看到了樂迷們掛在臉上那抹燦爛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