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聽〈望春風〉從政治打手到存放記憶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伸張自身觀點的權利,當然音樂也是,它可以遺世獨立、孑然一身,作者孤芳自賞。也能成為傳唱度高的作品,被眾人解讀,站定作品的歷史定位。
每個人都有伸張自身觀點的權利,當然音樂也是,它可以遺世獨立、孑然一身,作者孤芳自賞。也能成為傳唱度高的作品,被眾人解讀,站定作品的歷史定位。
這些歌並非全是英文歌,音樂人更都來自於華語地區。我們總容易被眼前事物所迷惑,感情、理想等都是...
這是一張乘載「音樂語言」的重量級作品,透過楊乃文串接了過去這些樂團共同偏愛的音樂,同時也證明了台灣這塊土地上早已新生出一批樂音,正灌輸給新聽眾。
那個曾因害怕不願用音樂說話的徬徨少年,從此學會了包容,為華語樂壇埋下了一顆自由的種子...
在經歷疫情劫後餘生的無數家庭中,這首歌先感謝的是「在世、努力活下來默默犧牲的人」,有了他們,才會有後面象徵送行的〈人生尾路〉。
在嘗試新的生活模式時,與自我對話非常重要。「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平淡幸福也好,每天驚喜也罷,偶而檢視自己的心情,別被情緒綁架,用新歌滋養是為不錯的選擇!
不管是個人成就或關係,要有努力爭取的積極面,才會有淡然看待一切消失、豁達的可能。當知道「善良和放下」也在常理之中時,自然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情緒就像地心引力,有人選擇不正視它;有的索性跳入,舀一瓢痛並快樂著。現在的音樂種類多樣,「厭世」自然也是種選擇,希望聽者有意,但記得上岸,這些歌會帶你去到不太一樣的地方。
《走心的歌》裝載了許多音樂人的充沛創作能量,讓陳勢安能毫無顧忌地展現他內在的正向動能,他不願被負能量牽引,於是甩開重力,透過創作記錄每個時刻的自己與生活。
最近5/16-5/25一連開了六場演出,地點不一,各場僅有一百張票。這次筆者選擇Revolver場次,記錄這個曾發生奇蹟的場地,帶給樂迷什麼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