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專訪|用音樂走慢了時間,情感念舊釀成共同語言-專訪溫蒂漫步

今年(2023)九月,溫蒂漫步透過CINEMAPHONI…
今年(2023)九月,溫蒂漫步透過CINEMAPHONI…
人與人連結的拉扯,總是被他人的一念之間綑綁,暈船有他自己解不開的結;無法做出決定是被自己束縛;甚至生死之別都可能被拉進無法上游的深淵。從以前至今,感情是最好且最容易有共感的抒發口,本週想以張信哲的〈太想愛你〉中的壓抑與自我束縛,推薦五首關於內心、生活、情感中帶來的掙扎作品,最後再以〈伴〉這首歌化解擁有與放下的得失,原來有了距離似乎更讓人舒心。
無限融合樂團不僅成就著彼此在音樂會上的演出,更扶持著彼此在人生道路上的險阻。身居台灣樂手之巔,回顧過往,他們只懂得成就對方、提攜後進,然後在被看見的時刻盡情揮灑,如同爵士音樂包容著所有前來融合的曲風,卻不減它出彩的風格,一樣即興、一樣難忘。
A Cappella(阿卡貝拉)原為義大利文,英語譯為「in chapel」,是「在聖堂」的意思。顧名思義,阿卡貝拉最早服膺於宗教,從古猶太文明時期(公元15世紀)的唱詩班到歐洲中世紀在教會的無伴奏人聲合唱形式,有很長時間都以無樂器伴奏、合唱的方式表現。
美的地方總有時間限制,縱使在同一個地點,夕陽下去再上來後又是不一樣的景色,於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放鬆的事情上,比如親近大海、刪減著複雜的編曲,最終甚至刷著一把吉他、一道聲音便誕生一首作品。他是LINION,如果你也是位願意偶爾把時間交給生活的人,估計聽了會從此愛上他的聲音吧?
人說要向前看齊,卻總忽略真正的風景在當下、在細微末枝處。悲傷、憤怒或不理解,都是在跟往事鬧不合,在注定的結局底下,也許有什麼開出了花,比如你理解別人的敝帚自珍是出於愛、看似現實無望卻仍保有期望、事實背後總有讓人轉念的過程…。平時我們認為無聊、避諱的事情,在歌曲中昇華了。如同李宗盛老師唱的〈給自己的歌〉,糾結既定事實,只會換來一無所得。
從〈人洞山〉之後呈現向內關闔之勢,與過往搖起「厭世」大旗吶喊、衝撞「夢想」卻無法兌現的體制相比,判若二景。
各種藝術文本中,電影是一個在現代仍相對親近的傳播媒介,近期《奧本海默》有三個小時之長,仍吸引許多人觀影。那麼,放了三年的〈最長的電影〉呢?和許多電影一樣,一開始的鋪陳,接下來循序增加內容,杰倫當年也用著同樣手法,由於音域廣,因而能以低至高音慢慢爬升,最後在真假音間轉換。可現實中的故事沒那麼戲劇化,從親愛到陌生,過了多少個季節?於是帶著玩味去破壞別人的感情(?這部電影是不是成為票房毒藥似乎已不那麼重要了。
「希望就在雲後面」許多無助、哀傷與無奈的際遇,總因堅持與期盼找到了出口。只是過程千百種,故事也跟著開枝散葉,有的通向找到共苦扶持的人;有的尋得一處安身之所不再被侵擾,更多的是告訴我們,力挽狂瀾的過程是學習開闊與包容的機會。是我的海,廣納所有悲傷與最後的天光,它本是你的,卻有時害怕它的無情。
小心翼翼地走在平衡木上,其實心中多少都有著頭頂上風景的模樣,令你懼怕,甚至想甩開這樣的念頭,如同我們總不想面對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
這樣好嗎?沒了失足,錯過了看開世界的機會;只顧前方,可能忘了美好不只在眼前。聆聽這幾首歌時,試著想像自己站在平衡木上,感受它們推著你,前往盡頭以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