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造星時代末的禪位之舉,林宥嘉《王 Love, Lord》專輯樂評,一段以愛為名的崎嶇之路

時間是空間之外的另一種維度,就現在看來,它既看不見也碰不著。你會如何形容那無形般的存在?或許單看一個人從年輕充滿才氣與一身傲骨,到如今總是「為他人」的舉動可以端倪而出。

那麼同樣也無形的「愛」呢?林宥嘉把它化身為「王」,用既有魅力又感威嚴的方式,呈現在這近乎自剖的作品中。印象深刻《王 Love, Lord》專輯裡有一幕編排,那是用音樂構築畫面,進而帶入情緒的段落,它出現在〈白〉和〈我不是神 , 我只是平凡卻直拗愛著你的人〉兩首歌之間:

〈白〉自中段以後進入音樂噴張、情緒難以收拾的器樂交雜過程。伴隨死生、愛恨等巨大命題,呈現出過往林宥嘉作品中少有的極致混亂。這時撥著弦的尼龍吉他聲冷峻而入,乾淨的空間中沾染一片肅殺的寧靜,似乎以更龐大的力量掃除了前面障礙。〈我不是神 , 我只是平凡卻直拗愛著你的人〉開頭的威壓,告訴我們王來了,他很平靜地走來、高不可測,令人敬畏,嘴裡卻唱著自溺的愛…

出道十七年,卻用了一半以上時間等待《王》的誕生,滿載著各方樂迷、華語音樂圈的期待,無非想一睹那位受音樂所愛戴的無冕之王,再一次用音樂,讓聽眾臣服。然而這次卻主動禪位給了「愛」,攤開原先的內心壁壘,並在分眾市場上試圖找出最大公約數的音樂作品放在專輯中。

在那段時間,自剖我們收到了,專輯的平衡性也有了各方指教,但少提的是,比較過往作品的細節與編排,會發現這可能會是一場精心編排的縝密舉動,與以往敢於觸及極致的藝術表現並無背道,只是這次對聽眾與以一般流行音樂作品看待的評論者來說較難被理解,而深覺失衡。不過王的領導、統御不就是擁有如此有深不可測的魅力在其中嗎?

本篇試著透過整理各方角度,並分享另一新方向來詮釋這張屬於林宥嘉的自剖之作。


一般來說,我們能從一張張誠心之作中發現創作者對生命、生活的不同體悟,一起追隨的聽眾也用這些音樂見證著自己的成長。然《王 Love, Lord》專輯從上架之初因各方期待引起音樂圈一陣轟然躁動,過程經歷一段正反兩極的技術與藝術性討論,到如今平靜地發揮著影響力。眾多樂迷、樂評都認為林宥嘉歷年專輯以維持作品走在特立獨行與主流作品間的平衡著稱,但這次《王》專輯對不少人來說似乎已瀕臨崩潰,朝兩端奔去。不過殊途同歸地,仍都會回到情感層面,給出個人直觀的正向回饋,可見樂迷不棄。

然,究竟要成為獨特的創作者,還是一位偉大的歌手?這是在林宥嘉總是受眾人愛戴時,旁觀者時常會去臆測的一件事。以他身處的年代與其得天獨厚的嗓音,自然會走向後者,然而他似乎不甘只想成為一位歌手,音樂生涯這些年也不時聽聞他對音樂作品的堅持,與王治平、陳珊妮等製作人交手,產製過程幾經推翻、重製更不在話下。

不要給自己標籤,也不要給別人規範,愈少這些東西,做出來的完整度才高,也更純粹一點。」其實曾在EP《口的形狀》發行時的專訪中,林宥嘉就明確點出自己不願刻意做太主流的歌曲。[註1]

自當完兵,重返樂壇後發行迷你專輯開始,他的作品便轉向了不同的風貌。不僅作品主導程度大幅提高,也開始邀請當時所謂獨立音樂圈與國外音樂人進行合作,加上漸臻成熟的製作與豐沛的創作力,讓他除了音樂如量身打造外,作品概念上也想掌握,以符合當下想傳達的訊息。

2014年是一個分界線,準備大展拳腳的他,兩年過後的《今日營業中》正是他證明自己的時候。確實佳評如潮,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異議,然不可否認,仍有許多作品進駐人心,並在當屆金曲獎再次問鼎華語歌王,與首度入圍年度歌曲。證明自己的過程,往往也會放大吸收他人給予的回饋,雖然金曲再次失利不確定影響程度多寡,但無可厚非那時也是他步入婚姻,有了重要他人的開始,進入一段充滿未知、不確定與創作時間、空間受擠壓的日子。

當時我每天都陷入低潮、各種負面噪音入侵心理:『你就是比不過別人、你就是在浪費時間。』」不管是在聽歌會上,或是在近期的專訪中都會提到這八年來內外壓力造成的生心理疾病。[註2]

不過他卸下了,具體緣由他提到從「感恩」開始,發現證明自己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而從「成就自己」到「為他人」的急彎過程,反應在作品的製作、音樂嘗試與專輯編排中,是否過猶不及而導致失衡?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認,《王》這張專輯是他目前生涯中絕無僅有的自剖之作,讓愛成為主宰與自己切身相關,想用力傳達自己在這段過程感受到的極端壓力與幸福。說實在,音樂表現的情緒落差與大破大立的君王並無二致,就目的來說已做到最好,只是在形式上人們對於大徹大悟的經驗多寡不同,在音樂呈現上形成不同看法是否會失去原先用意?無非再次讓宥嘉成為走上鋼索的人。

不過跳脫來看,筆者覺得於林宥嘉而言,只要能做到不再「嘔血式」的創作,這張專輯就能起到生涯中的正向意義,為別人之外,這會是為自己最好的舉動。那麼任性、私密一些,在所難免。


林宥嘉除了眾多傳唱金曲為人所知外,其實細觀過往每張作品幾乎都有細心打磨的痕跡。我們可以先簡單回顧過往專輯找出特點,並試著定義《王 Love, Lord》專輯面對到怎樣的必然課題,最後再舉專輯中極端兩側的作品來做比較,就會發現專輯可能有其特別的藝術性。

不可否認,前五張專輯的重量橫亙許多人的青春,也塑造了林宥嘉在華語樂壇的清晰輪廓。從《神秘嘉賓》推出不少符合「迷幻王子」的作品驚喜出世以後;《感官/世界》以五感為概念出發,至今都仍能感受得到他勾勒出那迷幻斑斕的世界,堪稱歷來最好一次企劃呈現;《美妙生活》是他離華語歌王與華語最佳專輯最近的一次,將無形的生活用一幀幀的畫面劃出一片理想的幅員,可淺解、可深究的主題相當引人入勝;《大小說家》猶如全才的藝術家,直接架空了年代與選擇當代曲風,有著很強烈的敘事風格;而到了《今天營業中》則用限縮的空間去記錄時間帶來的個人體悟與情懷。

過往專輯給了明確的主題空間,每個人都會先有既定的想像認知後,再用作品來製造驚喜突破。很難想像,《感官/世界》在描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主觀性時,最後選擇用〈感同身受〉客觀與宏觀視角來解構「這麼多人在寂寞 就沒有人寂寞」一事;《美妙生活》在首尾呼應的〈自然醒〉和〈晚安〉的「日常生活」架構底下,擁有許多痛苦記憶,但也因為有了這些不凡的過去,才有了安穩生活的現在等。這些作品讓過去的音樂總能給予聽眾必要,同時與宥嘉維持一定距離的陪伴。

而《王》呢?「愛」確實主題明確,不過延伸的空間廣袤,是一個既讓大家熟知,卻各自有著不同想像的模糊概念,因此選擇帶進自身對愛的歷程做為著力點。但大部分聽眾仍會以個人聽感為主、了解概念為次,自然就會少了探詢作品隱含醍醐味的動力。


理解《王》專輯需面對的課題以後,接著試舉兩段專輯內容來做比較,似乎可以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結論。

第一是專輯開頭從〈Do I Still Loathe You? 恨裡受罪〉到〈懲罰〉;第二則是近結尾的〈Drawing 畫名字〉到〈一家人相親相愛〉,兩段落共四首歌。

前者以男女雙聲低語,僅錄音聲為底來營造詭譎不安的氛圍,串接整張專輯情緒最澎湃的〈懲罰〉,用音樂證明讓人不悅、情緒痛苦的感受為何。兩首歌詞設計上也刻意走偏鋒,〈Do I Still Loathe You? 恨裡受罪〉歌名用了比討厭(hate)還更讓人噁心的”Loathe”,歌詞中會發現,它在說:比起別人的討厭,自己給自己的厭惡會更為嚴重。但在回應「Do I Still Loathe You?(我還厭惡你嗎)」時,自己卻又說: 「I do but I can’t.(是的,但我不能[厭惡你])」這裡的「你」依據語境應該是和自己對話,原來自我懲罰不僅來自厭惡自己,還有想自我救贖的自己。

而〈懲罰〉歌詞更加張狂,偏要用違背情理的字句,如: 「有根煙囪 逆插在喉嚨」、「最好你也不樂見我 甚至要親口祝我 不好過」等,明顯意有所指,卻需超譯的內容;誇張的動作,如: 「就算你大發慈悲 要還給我一次虔誠的下跪」;並在動詞與形容詞上刻意選用生難字詞,如: 「要聞著腥紅」、「反芻我」增加人理解意象的難度。兩首歌在表達上都做出反差卻費解的舉動,並非大多數人所認可「華語歌詞用詞精準、意味深遠」的好作品範疇。其實在眾人討論關於〈懲罰〉的聽感平衡問題上,也都有著「明顯加工」的痕跡,於其他專訪中,林宥嘉也有提及,比起演唱會現場的〈懲罰〉,錄音室中更加大了戲劇張力,在他和製作人都喜愛的另類搖滾中,找到最適切的平衡。[註3]

相比之下,〈Drawing 畫名字〉、〈一家人相親相愛〉兩首歌刻意「從簡」成為明顯對比。專輯後半段轉包容、信任與承諾,〈Drawing 畫名字〉錄下用搖搖筆在紙上簽字的聲響,既童趣,背後又肩負「責任」的手筆;〈一家人相親相愛〉則用著早期華語歌中較直白的用詞,一如: 「麵裡有蛋有豆芽菜」、「我的小孩全都笑歪」等。林宥嘉在採訪中亦有提過,作品希望是孩童也能理解的內容,音樂聽來也要輕鬆無負擔。

當把最極處的兩者併排在一起時,就能明顯感受到作品所指涉的心境有著翻天覆地的不同,打個比方,〈懲罰〉用字如同尼采的哲學思辨,需要在背景資訊充沛的情況下才能體會「懲罰自己」的意義;〈一家人相親相愛〉則如同迪士尼動畫裡的趣味獨白,不用過多的資訊,光從文字便能明白愛是什麼。

這兩首歌,正好都出自於陳信延與林宥嘉兩人的合作。林宥嘉並非第一次填詞,而詞人陳信延更寫過不少出彩的作品,如:〈神秘嘉賓〉、〈早開的晚霞〉、〈浪費〉等。過簡或過於繁複都會與該時代的閱聽眾作出區隔,而會做出如此反差的作品,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為了專輯整體呈現的藝術一途,去加強宥嘉在人生起落過程的劇變性,這樣兩首歌不僅在內容和音樂上,就連呈現形式上都遵循了創造落差的概念,成為一個純為藝術服務的極致之作。相反地,也證明作品較不適合以單曲形式打出,必須要整體段落聆聽才能完整體現該作品的價值與可貴性。

從專輯中四首對比最大的作品來看,它極可能是刻意將聽感跨越幅度加大,不管在音樂製作、歌詞呈現上似乎都有意往極端兩側靠,以挑戰林宥嘉在專輯上的平衡感。但這於純粹聽歌的樂迷而言,可能會因較難感同身受,或資訊量過於龐大而頓感失衡。


在這華語流行仍以情歌為主的年代,過去又因為林宥嘉音樂內容傾向「守候者」,而素有「備胎歌王」的稱號。因此本章要來探討,究竟在《王 Love, Lord》專輯中有沒有減損林宥嘉在這類作品中統御聽眾的能力。接著,再來分析林宥嘉後來「為別人」,選擇再推出的傳統華語流行歌曲〈誰不想〉,是否也與時俱進地改變了什麼,這樣的選擇產生什麼有趣的延伸話題。

誠然,不同聽眾受宥式情歌影響情緒的作品不同,因此這裡從華研音樂在選擇「主打歌」的企劃角度來挑出欲分析的歌曲。據觀察與比較,歷來專輯第一波主打通常為專輯預購日期,且會挑與林宥嘉一貫風格不同的作品;第二波則為串流上架前後推出MV,則通常為市場考量,打出「宥式苦情歌」這樣的作品。(時間依據華研YouTube MV上架時間,然首專在YouTube盛行之前,網路亦無明確資料顯示主打日期,如有,歡迎指出補充)

因此我們舉各專輯第二波主打歌來做分析,歌曲有〈說謊〉、〈想自由〉、〈勉強幸福〉、〈天真有邪〉四首歌。不過這不代表專輯中的其他歌曲沒有這類流行歌作品,因此會再舉《大小說家》中成為第四波主打的〈浪費〉加入比較。

〈說謊〉/《感官/世界》
(主打歌MV上架日期: 2009/11/10/發行日期: 10/30)

「我沒有說謊 祝妳做個幸福的新娘」

以說謊為題,背景是在男女分手後到女方準備結婚這段。主角欺騙自己不去介意對方已另有幸福,從簡單的強詞奪理:「我又不脆弱」、「我對你從來就不會假裝」、「我缺點之一就是很健忘」到謊言即將被揭穿的抗辯:「笑是真的不是我逞強」、「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最後歸咎在愛情它說謊,欺騙自己有可能和對方步入婚姻,唱出最違心的祝福「祝妳做個幸福的新娘」。


〈想自由〉/《美妙世界》
(主打歌MV上架日期: 2011/5/02/發行日期: 5/06)

「我不捨得 為將來的難測 就放棄這一刻」

以自由為題,背景在男女關係已變質,卻不捨兩人建構的世界崩塌的階段。主角看見兩人溝通已無果、彼此的存在都會讓雙方情緒變化劇烈,看著對方「一邊在淚流 一邊緊抱我 小聲地說 多麼愛我」,讓他明白自己就是那個「最愛同時也是傷自己最深的人」,但「我不捨得 為將來的難測 就放棄這一刻」,從對方的痛苦,再到自己的不捨,反映出自己的苦情。可惜誰都知道結束這段關係才會是最終的自由。


〈勉強幸福〉/《大小說家》
(主打歌MV上架日期: 2012/6/22/發行日期: 6/22)

「難得妳還沒弄清楚 陪我一起 品嚐這勉強的幸福」

以幸福為題,背景為戀慕已有其他對象的人。從主角感動對方為自己過生日出發,用「這蛋糕那麼甜 妳一定做得很辛苦」、「享受著他鍾情的音樂 欣賞著妳一臉的滿足」等句,過分縮小自己,但投射出的情感竟充滿著妄想。透過想像讓自己感到幸福,以此加深自己成為苦情的角色。


〈天真有邪〉/《今日營業中》
(主打歌MV上架日期: 2016/6/16/發行日期: 6/17)

「可憐無邪那顆心 突然明白 自私一點 不過份 勝於為你 自焚」

以天真為題,背景在一段痛苦愛戀結束前後的醒悟。主角從這段關係的劇烈變化去檢視自己過去天真在哪、失去又在哪的過程。天真與單純、純潔掛勾,創作者以「墜落凡塵」為比喻,透過一段段「可是身體裡 有個什麼 已被刺破」、「愛情的神經 以後 一快樂 就難過」、「奮不顧身 的天真 瞬間化成 一路走來 的傷痕」等句子,去加強在感情當中那一點一滴被信任破壞的自己。

另外再舉非第二波主打歌的苦情作品:

〈浪費〉/《大小說家》

「妳最好 做好準備 我沒有打算 停止一切」

以浪費這抽象概念為題,背景發生在甘願做「備胎」第六年的故事。主角將這樣的等候,看做是對對方的癡情,用「我沒有打算 停止一切」、「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即使要我跟妳再耗個十年 無所謂」、「不如永遠跟妳耗 來得快樂」步步緊逼,用時間來換得苦苦守候的鍾情形象。

從過去幾首「宥式苦情歌」的作品,可以明顯看出其特色在於視角幾乎從自己出發,透過對方的舉動,而產生自己愛而不得、失去所有、苦苦守候的苦情形象。這並沒有優劣之分,反而能在這樣的創作中,快速、直接地讓聽眾產生共感。

那麼,《王》這張專輯有這樣的作品嗎?其實〈我不是神 , 我只是平凡卻直拗愛著你的⼈〉就是,且林宥嘉也提及這首原本以為會是大家認為的「流行歌」,然經簡單分析過就會知道,這首仍不脫「宥式苦情歌」的範疇。不過因為這張專輯發行的間隔時間較長,大概到了去年(2023)四月該歌發行後,才明確知道這是專輯中的作品。同時,後來專輯收入了中間發行的單曲,才導致專輯發行前推出的主打歌〈誰不想〉算來已經到了第五波,與過往發行狀態不同。但就如他所說,後來想在專輯中放入既能讓大多數人滿意,又能讓公司賺錢的作品,才讓這張專輯在主打「流行歌」層面的作品上出現了兩首歌。那麼就來試析這些作品:

〈我不是神 , 我只是平凡卻直拗愛著你的⼈〉/《王》

「為什麼 你不愛我 我還在原地等候 一直到世界盡頭 還有我」

以直拗這樣的心理狀態為旨,同樣以自己為視角,看待對方的放手、擁抱倦了和關係再也不定的心態變化。透過「原地等候」,等待到世界盡頭,去凸顯愛的卑微,卻也深情的自己。


〈誰不想〉/《王》
(主打歌MV上架日期: 2024/3/18/發行日期: 3/19)

「誰不想每次爭吵後 擁抱仍舊感動」

有趣的是,這首歌主體不再是一人,而是兩人一起朝向幸福的想像,雖然結局同樣因「個性不同」、「泡在現實裡褪色」、「痛苦是難耐卻又難捨」等過程結束關係,但情緒走向卻溫柔許多,它來自「誰不想」的共感體會,這樣的情緒並非自己一人,而是從雙方的角度出發。


綜上所知,透過過去到現在主打歌發行時間的觀察,林宥嘉所交出的「流行歌」仍秉持著一貫的「苦情歌」作品。只是「為他人」之舉,讓他多推出的〈誰不想〉,卻發現視角終於不是只有自己,而有了「雙方」的概念產生,算是在過往至今的核心概念上,開出了新的道路。

另外,就市場觀察,〈誰不想〉確實起到專輯主打歌的效果,單看今年KKBOX華語年度單曲累積榜上,〈誰不想〉是專輯中唯一位列百首歌內的名單中。雖然不少人仍對〈誰不想〉這樣的流行歌仍抱有存疑,認為這樣風格的作品早已非現在的流行趨勢,但在作品選材與傾聽樂迷想法這件事面前,從「榮耀自己」的自苦作品到選擇「為他人」雙方都能共同理解痛苦的創作上,實屬難得。但會不會從此改變他推出流行主打歌的風格?還很難說。


比起八年前,如今單曲時代更為興盛,對專輯的藝術呈現是否能精準傳達給聽眾已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針對《王 Love, Lord》專輯後半段,不少人的討論焦點落在了「用來連接歌曲中的track偏多」和「相近作品出現頻率偏高」兩件事上。

這張專輯每一段 track 安排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要徹底感受這個人為什麼做出這張專輯的話,不能忽略這些小小的細節或命名。」[註4]

不少專訪他都會特別強調這件事,可能是對這些質疑聲的回應,但更可能是對自身藝術的堅持。但不管如何,同樣只單就聽感來理解作品的話,可能對他前幾張專輯也會頗感不適。因為對他來說,比起混製完的音樂成品,他同時很享受作品最一開始Demo時期的真實樣子,而這個真實,也發揮在自己喜歡挑戰「one take」的完美錄音,以及直到現在仍努力練唱精進自己的天賦,在《王》專輯中,這樣的Bounce很是常見。另一方面,過去同樣受西方搖滾音樂的影響,在作品中埋藏翻唱的彩蛋亦屢見不鮮

一如〈The Blueprint of Otomen 少女藍圖〉為當初〈少女〉這首歌的Demo,其作品的律動是受Michael Jackson〈Rock With You〉影響,而他的自在感正如同彈著《大小說家》專輯中的〈Syrup〉般自然,過去也曾在專輯中放入麂皮合唱團〈Untitled〉的翻唱作品,可見這樣的編排是習慣,也是他特別喜歡在專輯中放置的細節。

再來,林宥嘉不僅喜歡在專輯中放入類似Demo的作品,更會特意作類似「一曲兩式」的編排,一如:〈To Forgive 宥〉與〈懲罰〉;《今日營業中》的〈Off, Do Not Disturb.〉和〈飛〉,以Demo與完成品一起放入的例子;以及華語、粵語切換的〈瑪莉晚安了(林家謙分擔合唱曲)〉與〈脆弱一分鐘〉(為林家謙作品);〈勿忘你〉與〈壞與更壞〉等。

很明顯地,專輯後半段的編排更大開私心,而《王》因偏愛而集過往所愛之大成,既有Demo,又有一曲兩式的編排,合起來確實會與一般人所認知的全曲三分鐘,有歌詞有旋律的「音樂」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認,走入尋常人家的「少女」支線,一路走到〈垃圾寶貝〉從而理解被愛的包容與感動;以及從〈Calling 代客求婚公司〉發起的承諾邀請,到最後的〈一家人相親相愛〉明白帶給生命幸福來自一段「永遠」的誓言,這樣的難能可貴,是林宥嘉過去至今始料未及的。所以聊到家人,他可以在聽歌會場合中紅上眼眶,可見他亟欲想透過作品表達這樣的私心,同理旁人,也許可以選擇祝福而不該大感不解,是嗎?


曾有篇對華語流行樂自千囍年後約20年左右的研究[註5],文中學者指出:「蕭敬騰的出道專輯,是最後一個唱片公司砸大錢推出的天王級歌手。」至此以後再無這樣的傳統華語巨星,林宥嘉做為同期出道歌手,發行首專亦與蕭敬騰僅早上幾天發行,具研究所劃的範疇,他自然是公司大手筆做專輯的其中一位「天王」

回到當時產業生態,這和串流、網路環境改變,影響音樂整體產業有關,因此我們可能會越來越少的機會,看見一間公司砸重本來製作一張專輯,反倒會在一般認知上的獨立與主流音樂之間做嘗試,2023年楊乃文發行的《Flow》就是一典型例子。不過林宥嘉從2014年當完兵後的首張EP《口的形狀》就已展現出這樣的企圖,與大象體操合作發行;而《今日營業中》的〈白晝之月〉則與Tizzy Bac 的陳惠婷合作;在《王 Love, Lord》這張專輯中則更找來鶴 The Crane、老王(王昱辰)等獨立音樂人協助,因此他擁有得天獨厚的機會和經驗,在之後的專輯推出讓人意想不到的組合與合作,成為未來必然會發生的驚喜

《王》是林宥嘉這幾年人生巨變的總結,技術面上相信都是當下在極端不至失序、嘗試不至失衡的前提下,去做到最好且符合個人目的的選擇;而情感面上,我們仍舊可以在張狂與收斂;悲鳴與歡笑中,找到幾首值得做為代表作之一的歌曲,雖然在自我追求藝術成就與為他人創作的選擇上難免會有相衝突之處,不過筆者認為用偏情感的面向去做理解與安放,才會得到更多作品中暗藏的彩蛋與更幽微的細膩。這自然很主觀,畢竟每個人都有理解一件作品價值的方式。

當以「自我」為王的自己退位給「愛」時,就注定會迎來一段陣痛與不穩定的階段,也正是在此時,能夠在群眾心目中「歌王」形象下,看見他難得的脆弱樣貌。過去難免有所藏匿,如今卻更加親切、立體,未來縱使不一定依循而走,卻企盼他充滿另類生機。這是筆者對《王》這張專輯希冀讓聽眾也能體會的積極面向。

在追求藝術成就的路上可能還欠著一份獎項做為證明,但從弱冠到近不惑年紀的這條自證道路上,這步「禪位」給愛的舉動,會給未來的他一個自適、自由的創作空間,再也不必以自我懲罰的方式誕生一首首精巧卻充滿血淚的作品,也算給了八年等待的樂迷,一份安心地交待,並把更大的期待交給下一張作品去實現。

[註1]封面人物:林宥嘉 主流糖衣下的大思想家-美麗佳人

[註2] 、[註4]【GQ HYPE】用音樂與不同的個體對話,林宥嘉:「我想與開心的人一起開心,跟難過的人一起難過。」

[註3] 讓「愛」成為主宰生命的《王》聽懂林宥嘉的第6張專輯-阿P聊音樂

[註5] 華語流行樂 20 年:從周杰倫、影視主題曲、到網路唱紅的抖音歌,你的單曲循環是哪一首?

林宥嘉【XIANG YU YI YANG】線上演唱會正式歌單

林宥嘉YOGA LIN《idol 2023 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壓軸場歌單

從「選手」到「歌手」的林宥嘉:每張專輯都是自我蛻變,直到「我」變成「我們」

「戀愛的男子,每一個都是少女。」回顧林宥嘉 11 年音樂之路,在星光「走鋼索的人」走到哪了?

左光平樂評/《王Love, Lord》:林宥嘉以愛為「王」的自我實踐

林宥嘉第六張專輯《王》的六個幕後關鍵字:「有一天我在想,假如我是華研,投了這麼多錢⋯⋯」

緬懷之作 − Mac Miller 全新專輯《Circles》豪華版本即將推出(UPDATE)

(蠻推薦這篇文)至暗之光,陪你站起來-熟客思春期(豆瓣樂評)


探索更多來自 循聲入座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

采郁
采郁

熱愛文字帶來的悸動,
與它平行的是報之以全心。

文章: 236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循聲入座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