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公館的海邊的卡夫卡即將熄燈,在這個孕育許多音樂人創作、演出、交流的場館走向歷史前,「再見卡夫卡」活動做為記錄者,透過影像、講座、音樂表演等形式小心收攏那些記憶碎片。
筆者也相當榮幸能成為其中一員記錄者,透過文字記錄「卡夫卡」走過的時代,以及試尋它未來可能看見的音樂樣貌。本篇將記錄其中一場音樂跨界沙龍,透過小樹、官靖剛和主持人,同時也是海邊卡夫卡場館主理人阿凱(陳瑞凱)三位老師的談天,了解卡夫卡走過的那段音樂歷史斷代,以及透過各自身為音樂品牌主理人的身分,談談正在影響音樂生態或未來即將影響生態的想法,他們各自的對策是什麼。
當社會少了這些光怪陸離的音樂,一切都變得不那麼性感了-談過去到現在音樂生態變化
過去年代世界動亂、專制橫行,受外在壓抑的人渴望衝破這些桎梏,於是衝撞體制,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存在,因此對目前成為音樂中流砥柱的兩位主持人來說,以前的反抗就像詹姆斯·狄恩(James Byron Dean)一樣總叼著跟菸,以為可以用叛逆摧毀很多看不慣的事情,但現在的年輕人卻都很想做乖寶寶,很怕跟別人不一樣。小樹提到:「這五年有一件很清楚的事,就是當有一件事情紅了以後,原來獨立圈不會有這麼多人朝同一個方向去做歌,但現在卻是多到大概六七成的人都朝那個方向前進,就好像換個地方在聽流行歌。」接著很有趣地舉了落日飛車從國外紅回來以後,開始了許多「落日飛車」式的音樂。
然而導致這樣的現象有很多種,可能是經濟面向,受關注的作品自然能得到更多演出機會,才得以維持生活;也可以從網路資訊取得便利的角度看待,小樹也提到現在擁有很多產業討論,線上線下講座、實作坊等林立,許多知識也都能透過上網學習,因此讓「許多年輕人很快學到這個產業需要什麼,很快規格化。但也因為太快規格化,所以很多人其實都已經擁有這樣的技術坐在主流預備區。」等待一展鴻圖的可能。這時代有太多選擇,知識、技巧的純熟已非唯一出萃的條件,當人人渴望相同,不另闢藍海,卻爭著少量的位子,很多有才華的人少市場上給予的掌聲,只能走向離開舞台一途。
錯不在學習,學習他人的成功也可能激起更好的水花
只是大多時候只能看著這些水花落回水面,泛起一點波瀾,筆者想著小樹老師在這次講座時提到「這時代缺乏性感」這件事,也許正希望過去那些「沒有要和世界立刻接軌、沒有要進入世界運作軌道」所謂的「地下」音樂人,能為這時代多點驚喜。只是隨著現在社群媒體漸漸發達,許多在社群上迅速竄紅的人,在音樂的質地與動機(簡單來說就是品質)上嚴重下降,就像是個「有聲的社群貼文」,但對年輕一輩的歌迷來說,可能並不想要花這麼多力氣在理解一段音樂上,畢竟需要注意和學習的東西比過往多太多,少了情境的帶入,變得幾乎很難將一整張專輯的完整聽完。
音樂不該只是金錢遊戲,而該要承擔文化傳播的責任
然而,會造成這樣的「素食」文化,也並非全是年輕一輩人的問題,更多的是閱聽環境養成的薄弱,以及藝術產業裙帶關係的氛圍。小樹老師在講座上微有慍氣的說著他對上屆金音獎(第十三屆)入圍名單的意見,痛批到:「坐在評審這個位子時,你該要知道你的對象是誰?該鼓勵的人和精神是什麼?」他感嘆國內目前沒有相當成熟的樂評環境,音樂評論者也沒有很多,更缺乏的是討論演出和整體音樂文化的人。少了更多能成為中流砥柱的人各司其職地為每個音樂產業環節做審視、檢驗,自然也就少了許多動力去鼓勵、發掘那些被環境埋沒的璞玉。筆者深以為戒,也期待自身能透過觀察、紀錄,將這些值得被看到、聽到的演出、作品,散佈於世。
市場沒有善惡,但節目的對策卻能為社會帶來多一點活水-街聲與瞎槓的對策與期待
雖然對於歷史脈絡的描述,小樹和官靖剛兩人都有許多犀利的見解,這些事實的針砭也總是一次見血,但對他們來說,鼓勵與肩上的擔子仍未曾釋下。身為StreetVoice總監及誰來報樹podcast節目主持人的小樹老師,他提到每年舉辦大團誕生雖然都虧錢,卻仍一如既往地讓其開唱,只為了在這個以主流音樂當道的市場潮流中,可以透過自己的能力,想辦法將新的作品、新的閱聽體驗擺在河道中間,讓你撞到他,給這些作品一點注意、一點目光。縱使自己也是創造主流音樂的一份子,卻仍不希望僅剩一家之言。
而對身為傷心欲絕主唱、瞎槓、PIPE Live Music(水管音樂)場館的官靖剛而言,他的目標更讓筆者產生既視感,畢竟最近認識了分別以爵士樂和饒舌場館為經營目標的朋友,他也提到自己從二十幾歲就想做成龐克音樂的場館,即使賺不到錢,卻能在其中娛樂自己。而對他的頻道來說,從過去的吵架型脫口秀到講古給他所說的聽團仔「猴子們」聽,透過接觸更深更廣更小眾的音樂型態,積攢出龐大的知識力量,讓整個音樂市場更趨多樣性。筆者很是敬佩,也期待他能一展抱負。
時代洪流之下,目空一切只會顯得自己老了
講座當中,三位主持人一致認同曾經在街聲霸榜許久的告五人,如今即將踏上小巨蛋,證明自己確實老了。縱使他們以「前輩」的視角拋出對現代音樂環境的擔憂,但能肯定的是,他們也從未認為這些已事不關己,反倒相當熱誠地,為每個願意站出來表演的人鼓掌,把目光看向了芒果醬等新興樂團,阿凱望著卡夫卡的每個角落,指出這裡曾經是HUSH煮咖啡的地方,他突然有一天和他分享自己有寫歌;官靖剛和他的朋友們在另一個角落聚在一起freestyle,過去這些只能在線下活動,真誠地爭吵,與世無爭地看著書的地方,似乎又隨著那些搖曳明暗的燈光逐漸被拋進了時光之中。也許道別後不遠又再見,但那段塵封在原地的日子,將漸漸被時間,隨著新人長大而逐漸忘卻,如果不以什麼方法留住他的話。
故筆之。
感謝一念電影邀請,他們發起「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音樂影像跨界計畫,將在正式熄燈前,推出六大系列活動,保存、回顧台灣獨立音樂。期待更多人一起來懷念這段有卡夫卡的記憶。
再見卡夫卡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Farewell.Kafka/
StreetVoice 街聲:https://streetvoice.com/
瞎槓 Shotgun:https://www.youtube.com/@shotgun1037
探索更多來自 循聲入座 的內容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